上半年,我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10元,同比增長6.1%
永州日報訊(記者 王晶 通訊員 蔣英明)今年以來,我市把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作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,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中心,從民生保障、就業創業、土地流轉、旅游發展等方面持續增加居民收入。上半年,全市居民收入水平穩步提升,收入結構不斷優化,四大類收入全面增長。
2023年上半年,我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10元,同比增長6.1%,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.3個百分點,居全省第5位。收入差距持續縮小,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為1.874,比一季度下降了0.241。收入結構日益優化,在收入總量增加的同時,我市四大類收入也全面增長,其中,轉移凈收入和財產凈收入增長較快,經營凈收入和工資性收入平穩增長,逐漸形成了以工資性收入為主、轉移凈收入和經營凈收入為輔的收入結構。
借力民生保障,轉移凈收入快速增長。上半年,我市全體居民轉移凈收入4345元,同比增長7.2%,增幅居四大類收入增幅之首,拉動全體居民收入增長2.2個百分點,是拉動居民收入持續增長的重要支撐。轉移凈收入快速增長,一是得益于社會救助水平的大幅提高,1~5月全市民生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達77.2%,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、特困人員基本生活費指導標準等多項補助的漲幅均超過了8.0%;二是得益于穩崗就業工作的穩步推進,今年以來,全市通過就業幫扶“春風行動”,促進脫貧人口務工就業29.4萬人。
借力土地流轉,財產凈收入較快增長。今年以來,我市積極創新,多樣化發展農村集體產業,引導各村將土地、荒山、荒地、水面等資源流轉到村統一開發,提質改造,讓地生金,為促進紅利和土地流轉增收提供了豐富的土壤。上半年,我市全體居民財產凈收入900元,同比增長6.4%,增速趕超工資性收入,在四大類收入中居第二位。
借力就業創業,工資性收入平穩增長。上半年,全市工資性收入6173元,同比增長5.4%,占收入總額的44.7%,對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貢獻率達39.5%。從占比來看,工資性收入仍是永州城鄉居民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,是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的“壓艙石”。工資性收入的穩定增長主要得益于全市促就業創業的系列措施,截至5月底,全市已開展“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”“民營企業招聘月”“湘商回歸和返鄉創業”等系列招聘活動354場次,幫助園區企業新招員工2.29萬人;1~5月全市新增城鎮就業2.86萬人,農村新增勞動力轉移就業2.69萬人,良好的就業狀況為工資性收入增長提供了積極保障。
借力旅游發展,經營凈收入持續增長。今年以來,我市文旅市場強勁復蘇,“五一”假期5天,全市共接待游客115.38萬人次,同比增長109.5%;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1.82億元,同比增長124.9%。旅游業的蓬勃發展,為我市居民帶來一定的經營凈收入,2023年上半年,全市經營凈收入2392元,同比增長6.1%,對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貢獻率達17.2%,拉動全體居民收入增長1.1個百分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