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州日報訊(記者 王晶 李麗)7月31日-8月2日,市委副書記、市長陳愛林調研防旱抗旱工作,并主持召開座談會。他強調,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,因地制宜,突出重點,堅持統籌整合,力爭兩年基本解決北部縣區農業農村用水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市政府秘書長齊愛社參加。
據氣象部門監測,今年以來,全市降雨偏少,水庫山塘蓄水少。同時,截至8月1日,全市平均氣溫居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1高位。二者疊加,今年的旱情來得早。其中,處于衡邵干旱走廊的冷水灘、東安、祁陽旱情較重。預計8月上旬和下旬有大范圍持續高溫過程。
陳愛林先后來到祁陽市石洞源水庫、龜山村、八岐村,東安縣大劉村、西江橋村、馬坪村等地,詳細了解群眾生活用水保障、水源流量、農田灌溉、電排建設工程、沿線泵站使用等相關情況。他強調,要立足防大旱、抗長旱,科學精準落實各項措施,全力保障群眾生活用水安全和農業灌溉用水需要,打好防旱抗旱主動仗。
陳愛林指出,小型水利設施直接關系到農田灌溉、糧食生產,基層干部群眾反映十分強烈。要著力解決小型水利設施老化、塘壩淤塞、水渠不暢等問題,讓水利設施“蓄得住水、灌得到田”。針對全市水資源南北分布不均的問題,以衡邵干旱走廊區域的永州北部縣市區為重點,標本兼治,系統推進,力爭兩年內解決小型水利設施問題,五年內解決大的水利工程問題,從根本上確保水安全。
陳愛林強調,要牢牢把握防旱抗旱的原則和要求,同題共答,同向發力。要堅持“先生活后生產”,把群眾飲水安全擺在首位,確保群眾生活用水“水源有保障,水質有保證”。要把保障糧食安全作為頭等大事,確保糧食生產重點鄉鎮、示范片區的生產用水。要堅持先小后大、修建并舉,因地制宜打機井、修泵站、疏浚末端灌渠。要堅持資金統籌、多元,有效整合預算內資金,用好專項債券資金。要堅持“管護市場化”,明晰管理主體和管理責任,實現管護規范化、常態化、長效化。要明確任務,壓實責任,確保工作落地見效。
冷水灘區、零陵區、祁陽市、東安縣政府主要負責人和相關市直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。